棉裤小说网提供新宋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
![]() |
|
棉裤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 书号:22456 时间:2017/6/27 字数:10613 |
上一章 章七第 下一章 ( → ) | |
“子由、元度、毅夫,你们先听我说完整个构想。”石越伸出双手,做了个安抚的手势,一面向陈良打了个眼⾊。陈良立时转⾝,取出一幅“天下郡县图”来,铺在桌子上。石越走到桌前,苏辙、蔡卞、唐棣等人也围了上来。 石越取来一 ![]() ![]() “开发荆湖南、北路?”众人越发的震惊起来。 “不错。”石越的神⾊非常淡然,他用⽟如意在二路的地图上画了个圈,道:“我并非为了修路而修路,构建⽔陆 ![]() “计划越大,开支越惊人。敢问参政,想要如何开发南方?”蔡卞注视石越,实在无法想象石越这样谨慎的人,怎么会提出这样大胆的计划。 石越尚着⻩河以北诸路画了个大大的圈,说道:“北方兼并一⽇甚于一⽇,大量的农夫无地可种,每次盗贼不断,重罪法诸位都知道,这是盗贼猖獗使然。民本不乐为贼,迫于无奈,不得不为贼。而南方,特别荆湖南、北路,农业落后,人口稀少。⽩⽔潭考察的生学写了报告,认为这两路最少可以昅纳一百万户人口。我想从人多地少的川蜀,以及兼并严重的河北,招纳五等户以及客户,并往两路甚至远至广南东、西路垦荒。除了几条主⼲道外,垦荒的人走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主要官道、河道的修缮开通,其他道路的开通,包括在了移民费用其中?”蔡卞立即反应过来了。 “正是。”石越赞赏的一笑,道:“朝廷对五等户与客户,本来就不征收役税,至少是征得并不⾼。将这些人昅引到南方,每丁允许圈地八十亩,桑⿇田二十亩,宅地三亩;这些地五年之內免税。若力有能及,允许多垦地,多垦之地,五年之內,朝廷只收两税之半。凡移民之户,朝廷每丁发给安家费三十贯,⾜够一年之开销。凡种子、农具,皆可贷给,用劳役的形式分年归还。” 苏辙望了石越半晌,叹道:“子明,你可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假设你能昅引五十万丁,安家费就是一千五百万贯,还有种子、农具,不下一千五百万贯。三千万贯,就这么花掉了。朝廷哪有那么多钱?何况你还有个修路的计划。” 蔡卞苦笑道:“实际上绝对不止三千万贯。而且农夫能领到手里的钱,也不可能有三十贯,我看最多有十五贯。” 唐棣也道:“正是如此。中间若不经剥刻,实无可能。” “我当设严刑峻法以待之!”石越寒着脸说道。“刻剥之事,自然难免,但只要查出一个,便抄没家产,发配往归义城。更何况,便是十五贯也够用了,一个低等厢军,每年的薪俸是四贯左右,也可以拮据维生,十五贯在湖广四路,既便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都不是问题。” “若然如此,甚善,但只怕严刑峻法,不能不惹来议论。更何况还有更多的矛盾,移民原籍员官故意阻挠怎么办?荆湖南北路又不是无人之所,若当地人说那地是他们的,又要如何?”苏辙对这样太大的计划,始终不是很乐观。 “除所开垦 ![]() “这…”“湖广四路,在朝廷里没有什么力量可言。对朝廷有影响力的家族,没有一家在这四路有什么了不起的利益的。何况有上百万的北方百姓从中得利——许多北方籍、四川籍的员官从公从私,都会支持,而许多员官也多了中 ![]() “财政的问题,我们等会再谈。”石越把玩着手中的⽟如意,不急不慢的说道:“我们首先可以达一个共识,如果不考虑财政的因素,移民开发湖广四路,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如果执行得很,四五年之后,就能见大利。诸位是否同意?”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膛,苏辙与唐棣点了点头,蔡卞却迟疑了一下。 石越注视蔡卞,微笑道:“元度还有何意见?” 蔡卞见石越问到,便笑道:“参政,下官以为,庙算者,未算胜,先算败。参政何不说说如果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石越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正当如此。”他转向陈良,道:“子柔,不如你来说吧。” 陈良应了一声,微一欠⾝,道:“苏大人、蔡大人、唐大人,参政与在下等议论之时,以为如果移民开发计划失败,所导致的后果,大约以下以种:最坏的状况,国库六千万贯,甚至更多的钱⽩⽩花掉,收不到一分成效,移民过程中移民与员官,移民与本地百姓冲突不断,不断发生流⾎冲突,甚至引发小股叛 ![]() ![]() ![]() ![]() 他说到此处,见苏辙与唐棣脸⾊都为之一变,忍不住安慰道:“这个似乎不用过于担心,这种状况,只是组织者能力过份低下,才有可能发生。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不是一次 ![]() “那么与蛮夷呢?”唐棣忍不住问道。 陈良面无表情的说道:“让山中蛮夷下山,成为编户,蕃汉杂居,本就是移民的主要目的。我们尽量避免冲突,如果诸夷接受教化,朝廷也一视同仁,以华夏待之。实在不可以避免的冲突,则自有军队进剿。同时,参政也认为,可以在⽔源上游,湖泽周围,划定一些山林,噤止开垦。诸夷愿意迁徙,朝廷当优容之。而且,我们也相信,移民与诸夷的关系,是可以处理好的,因为移民会带过去更先进的技术,与诸夷有更多的 ![]() 唐棣听到陈良这冠冕堂皇的话语,心中一凛,移视石越,却见石越竟似一尊雕塑一般。他知道一旦移民,的确也会有汉蕃取长补短,互相 ![]() 石越苦笑道:“一般的州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朝廷严令县官不得欺凌蛮夷,视为子民,则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但是在一些羁縻州,只怕避免不了军队的出动。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状况,朝廷也自会慎重,尽量用抚不用剿。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陈良见众人不再质疑,便继续说道:“次坏的状况,是虽然多有挫折,但是移民总算进行,而南方也得到开发,但是移民却给朝廷背上了大巨的财政包袱,朝廷不断追加费用,财政十年之內,都处于极度困难中。万一有何天灾人祸,或者朝廷支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就导致前功尽弃。” 蔡卞脸上有惊诧之⾊,他显然没有想到这个状况石越已经事先想到。“在下最担心的,就是这种状况。” “这个办法,可以用计划 ![]() ![]() 蔡卞想了想,说道:“这个办法果然有用。但是下官还是认为,再怎么裁减,移民与修路浚河的费用,都是目前朝廷的财政无法支持的。其付出的大巨显而易见,但是将来得到的东西,却极不确定——单靠移民们能给朝廷增加的税收,岂码要一百年才能补偿回来。” 石越笑道:“元度,账不是这么算的。如果移民成功,其利甚大。首先,大宋粮食产量必然显著增加,百姓生活⽔平能得到好转。史上最富庶的时期,都是粮价最低的时期,开元十三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以致于玄宗要担心⾕ ![]() ![]() 蔡卞笑道:“参政,这只是收赋税的田地。本朝垦田数,有人认为,可能达到三千余万顷,或者有所夸张,但远过唐朝则是肯定的。否则王介甫相公就不会那么着急想要括隐田了,若能使天下隐田皆收赋税,则朝廷一朝可富。” “非也,非也。有隐田,必有隐户。依朝廷之统计,则唐朝国全户数最多是天宝年间,不过891万余,口5291万余,又要少于本朝了。况且,天下隐户、隐田, ![]() 蔡卞想了半晌,方点了点头。 石越继续说道:“因此开发南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采用更进步的农耕技术,南方亩产⾼于北方,是很正常的。北方普通亩产一石,南方就可以达到两石、三石,甚至四石。我甚至认为,有朝一⽇,湖广 ![]() 苏辙与蔡卞、唐棣对望一眼,心中半信半疑。又听石越继续说道:“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缓解北方、四川兼并⽇炽带来的矛盾。在工业与商业不能昅纳大量劳力的时候,移民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朝廷与其等到灾害来临之时,将人召⼊厢军,⽩⽩浪费粮食供养,还不如来支持移民,比较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依我看,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军队⽇异膨 ![]() ![]() 苏辙等人显然都没有想到这个层面的问题,须知当时厢军之数,有四五十万之多,是朝廷一个大巨的财政负担,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节省下来的军费,去供给移民生产开发之用,这一进一出之间,的确会是个大巨的 ![]() 石越见众人神⾊,知道心中已然动了,他知道这个计划,最起码要说服⾝为工部尚书的苏辙,当下趁热打铁,又道:“第三个好处,便是将部分厢军按编制开进羁縻州,进行军屯。但是厢军主要种植甘蔗等作物,生产蔗糖;同时可以烧制陶器,酿酒,甚至制药——朝廷可以将这些东西通过海外贸易,卖给夷人,如果组织得好的话,军屯不仅不会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反而会成为一个大巨的财源。它也可以对民间起一个示范的作用——蔗糖、美酒、中药,不仅仅可以満⾜国內的需要,也能通过海外贸易带来⾼额的利润。” 苏辙、蔡卞、唐棣终于被打动了,他们三人都知道蔗糖在海外贸易中的惊人利润,而酒与中药——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石越口中的中药, ![]()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石越与陈良继续介绍了移民计划的好处与可能出现的弊端,又大致讲了一下如何步步推行的问题,然后从移民计划的基础上,再重新说起南方⽔陆 ![]() “一旦计划推行,我将向陛下推荐元度为工部屯田司郞中,毅夫为屯田司员外郞,主要负责移民开发事务。民屯军屯,一应总之。元度精细谨慎,毅夫沉稳至公,必能为大宋⽇后的盛世,定下坚实的基础。”石越注视蔡卞、唐棣二人,目光中充満了期望。 蔡卞与唐棣微微一笑,心中也甚是 ![]() 苏辙目光在《天下郡县图》上停留良久,悠悠说道:“子明,我自然全力助你此事。但是此事要通过朝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尚书省韩、吕二相,冯、司马二参政不首肯,众给事中不同意,皇上不下定决心,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子由说得甚是。万事刚刚开始…” “去说服司马君实吧,若能说服司马君实支持你花这笔钱,那么以冯参政与子明、君实的 ![]() 石越苦笑着点点头,他也知道司马光是必须要说服的。但是这件事情,却必须先让皇帝知道,这政治上必须做出的姿态。他需要皇帝对于他的计划有一种参预感。 熙宁八年重 ![]() 此时大宋朝野所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是辽国已经渐渐明朗的內战与即将开始的省试。辽主耶律浚控制了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等辽国最富庶的地区,以大义之名,举兵十五万,准备进攻占据上京的耶律伊逊。但是为了防止宋朝趁火打劫,以及迟迟不肯表态的西京留守杨遵勋,耶律浚不得不分兵十万,监视这两股势力。而耶律伊逊则在上京道纠集了约八万契丹军、十二万各部族军队,指责耶律浚弑⽗,另立了一个叫耶律阿剌的三岁宗室为君,自称总北、南枢密院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与耶律浚对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势均力敌,耶律浚控制的三京道內,有不少耶律伊逊的死 ![]() ![]() ![]() 双方都希望杨遵勖的态度能够明朗化。现在杨遵勖已经被耶律伊逊封为楚王、北枢密使,而在耶律浚这面,也已经是宋王、北枢密使。与此同时,从西夏到宋朝,都不断有使者来往于西京大同府,游说杨遵勖归附,西夏太后开出的价码是代王、中书令、都统军;而赵顼的许诺则是排名第一的泰宁节度使、中书令、世袭卫国公。但是无论怎么样,杨遵勖就是不肯表态,只是 ![]() 而大宋国內,三年一度的大比也拉开了序幕。赵顼一面下令边境修缮守备,监视辽国的动向,同时下令诸作坊大批量生产霹雳投弹,军器监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一面不得不暂时转移一部分目光,来关注省试的公平进行。但是最让赵顼关注的,却还是苏辙与石越共同提出来的一个庞大计划,这个计划说到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从⻩河以北诸路、四川移民五十万丁。如此,第一年的移民计划,最低投⼊是三百万贯;第二年、第三年则是六百万贯;第四年是七百二十万贯;第五年是七百八十万贯。这个计划中,还包括军屯的计划,计划在五年內,调拨十五万被裁汰的厢军,进驻四路。 二、 ![]() 三、建立传驿网。遍布国全的传驿网将分为官办与民办两个系统。 赵顼被这个计划彻底给吓住了——每年由本不宽裕的国库投⼊至少一千万贯进行如此庞大的开发计划,而且要持续五年,五年之后,每年还要往上面投⼊至少五百万贯!赵顼最初的一瞬间,觉得这个计划简直就是狂疯。他存下来钱,是为了开疆拓土的!如果这样花下去,又能经得住几下花?五十万移民计划如果成功,自然每年带来的税收也有二三百万左右,但是相比要花掉的钱,这点收⼊实在太缺少 ![]() 赵顼觉得整个计划,唯一让他心动的,就是让厢军去军屯。按着石越的计划,十五万厢军的军屯,每年为国库增收一二百万贯,绝对不是难事。而且还能省掉对这部分厢军的开支,一进一出之间,相差就达到四五百万贯了。赵顼的确很赞赏这个想法。 但是对于这个计划,石越似乎另有一套理论。赵顼想起了那天石越与司马光在他面前的辩论… “陛下,臣坚决反对这个计划。这 ![]() “陛下,臣却以为这是大宋真正繁荣必须付出的投资。”石越虽然针锋相对,但是语气始终保持从容。他似乎不愿意 ![]() “隋炀帝的确为大唐的繁荣打了基础。所谓为王前驱,便指今⽇之事。如今国库每年的收⼊,虽然也有一亿贯、石、匹,折算成铜钱,约合六千万到七千万贯,但是开销用度惊人,尽管陛下即位以来财政好转,但每年能够节余的钱,也不⾜六百万贯。这些节余,要防备边境之用度,灾害之发生。若按苏辙、石越的建议,则所有节余全部花掉尚且不⾜。若是一年,或者还可以勉強节约,但是整个计划,短则五年,长则七十年甚至一百年,国库如何承担得起?如此,按例朝廷不得不增加税收,然而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重,如何可以再加税?且修路开河,是強征劳役?还是雇工进行?強征劳役,则有官 ![]() “臣以为并非如此。譬如第一年投⼊八百万贯,其中三百万贯的民屯费用自然暂时看不到回报,但是却也没有⽩⽩花掉。而只是朝廷将来自百姓的三百万贯费用,又还给了百姓。从长远看来,这笔钱是肯定能收回的。其中更有一百五十万贯,百姓将用力役的形式偿还。而修路的五百万贯,臣非常同意司马大人的观点,以为绝对不可以強征民夫,而应当采用雇工的形式——如此,至少有十万农夫从中获益,如果我们控制好时间,整个工程只在农闲时进行的话,则无疑有许多的百姓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而且,此外还有供给原料的许多工人,也会从中获益。可以说,朝廷是用这种形式,将五百万贯税收还给了民间,而且还修葺了一条从汴京至广州的官道——百姓们拿着挣到的这笔钱,又可以去生产,去购买,间接又可以提⾼朝廷的税收,而官道的修葺,将节省许多的运输开支,促进从广州至汴京沿路的流通,于是不仅朝廷,包括百姓,也可以从中获利…所以,臣以为,克剥百姓自然会导致亡国,但是如果朝廷采用一种温和而宽厚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工程,则官民都将从中获益…” 石越这种经济思想,无论是赵顼与司马光,都是闻所未闻的。 赵顼沉思良久,才说道:“石卿所说,的确有让人茅塞顿开之感。但是朕却不明⽩,应当如何去计算这笔巨额资金投⼊进去之后,间接又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呢?” 这样复杂的经济预测,一下子就把石越问倒了。石越显然没有料到皇帝会问这个问题,想了半晌,还是老实的头摇说道:“陛下,要准确的预测这笔投⼊带来的效应,给国库的税收带来多少增长,臣暂时还无力做到。可能需要进行许多的统计、分析、计算,才有可能做一些大概的预算。但是它本⾝能带来一系列好处,却是肯定的。” 赵顼沉默良久,道:“这件事关系太大,朕以为需要慎重。” “陛下英明。”司马光接过话题,不知道是因为石越并不是想要強征民夫修路;还是石越的经济新思维对他有一些触动,语气之中,司马光已经明显带了几分善意“臣以为这样的大事,还是应当权衡利弊。如果不能准确预测可以获得多少回报,就不顾国库的实际情况进行用度,的确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石越默然无语,他心里依然相信,要从 ![]() 但是这样的大巨的工程,是需要很多钱来支持的。他甚至还无法效仿国美对西部的开发,国中人对乡土的重视,湖广特别两广被视为“瘴疠之地”⾜以让绝大部分的人将彼处视为畏途,因此移民的过程,既要 ![]() 所以石越其实也能明⽩赵顼与司马光的质疑与反对。虽然这个计划,他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被朝野接受! 良久,忽听到赵顼唤道:“石卿、石卿?” 石越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出神了。他慌忙欠⾝谢道:“臣失仪,伏乞陛下恕罪。” “罢了。”赵顼挥挥手,问道:“卿还有什么想法吗?朕以为,卿的建议中,军屯一事,颇为可取。” “陛下英明。”石越心不在焉的答道。 赵顼似乎有点不忍心,安慰道:“卿不必灰心,待⽇后国库存钱增多,未必不可以实行这个计划。或者将修路开河的计划与移民的计划剥离开来,朕以为可以让朝廷好好讨论一下。” 石越自然知道如果将两个计划分开来,移民计划在财政上的阻力就要小很多,但是他认为同时修路开河,好处非常的大,一方面无论是移民还是原来的居民,都可以部分昅纳进工程中,从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湖广四路的居民来说,在农闲时若一天可以挣十文钱,已是了不起的收⼊,收⼊增加的同时,许多因为移民而带来的怨气,就不会那么炽烈;二来部分移民也可以从中再挣点钱,做为再生产的资金;三来厢军可以顺理成章的顺着官道进驻各个地方,不那么引人注目;四来还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防止人口涌⼊造成物价的上涨… “所以,无论如何,我要找一条可以说服天下人的路子…”石越在心里想道。 WWw.MKuXS.CoM |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
新宋小说无删减是阿越的最新小说,棉裤小说网提供新宋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更多精彩尽在棉裤小说网,棉裤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