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裤小说网提供新宋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
![]() |
|
棉裤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 书号:22456 时间:2017/6/27 字数:5723 |
上一章 上章十第 下一章 ( → ) | |
熙宁九年腊月二十二⽇。 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大雪令得汴京城顿时成为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树琼枝,份外妖娆。汴京城中一切平静如昔,唯有一些敏锐的人,却因着这场大雪份外清楚的感受到了严冬的气息。 两⽇之前,即是十二月十九⽇,据说染了微恙的皇帝在病中一⽇连下了几道诏令,措辞严厉的命令亲王宗室,谨守本份,严噤结 ![]() 这几道突如其来的令旨,令员官们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寻常,更令他们无法忽视的不是皇帝突如其来的严厉的诫令,而两个亲王对于这两道令旨完全相反的反应。令下之⽇,嘉王赵頵一早接到诏书,中午便匆匆就离京,竟连太皇太后与太后都没有辞行,当晚竟是宿在陈桥驿。而昌王赵颢,却在这当口,极之不巧的染上重病,竟然不起,一直延至二十二⽇,都没有离京。只是昌王府从接到诏令之⽇起,也便闭门谢绝一切客人。 但即便如此,也⾜以令一些了解內情的员官议论纷纷了,昌王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当然更令他们难以猜测的,却是太后的心里,是在想些什么?眼下暂时的平静,下面究竟掩伏着什么呢?但正如⽩雪包裹了汴京城一样,在⽩雪消融之前,人们谁也不能看清被包裹的下面是什么。 昌王赵颢的花园,素来扬名汴京,尤其后府的花园之中,遍植红梅,每逢大雪,疏奇的枝⼲被⽩雪所覆,却掩不住那鲜红的娇 ![]() 梅林之畔,有叠石当屏,小桥堆雪。在结了一层薄冰的小溪之畔,尚有数间精舍。舍內窗明几净,陈设却极为简陋,一张 ![]() 一个青⾐书僮正引着一人穿过梅林,他的⾝上披着一件极之宽大的斗篷,完全看不见容貌⾝形,他低着头,随着那青⾐书僮匆匆经过小桥,正往精舍走来。 当那书僮与那男子到了精舍之前约十来步的地方,书僮就向黑⾐男子告了罪,上前轻轻叩门,唤道:“主公,李仙长来了。”原来那个黑⾐男子,竟是个俗家打扮的道士。 屋中诵读之声嘎然而止。停了一会儿,就听到“吱呀”一声,门扉从里面打开了。青年男子走到门口,淡淡的笑道:“仙长远道而来,小王有失远 ![]() 被唤作“李仙长”的男子回手解下了⾝上的斗蓬,露出里面的道袍,随手将斗蓬递给那僮子,然后才看着面前的昌王,淡淡的回了声:“无量寿佛。”便不再说话。赵颢一边把他请⼊屋中,一边挥手令那僮儿退下。 那男子方⼊屋中,便觉一股暖气 ![]() ![]() 亲手为客人奉茶之后,赵颢才笑道:“这可不是机缘凑巧么?道长仙踪素来如天际神龙,这一别三年,都不知道长一点音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道长竟会到了东京。” 那道士却是一脸的郑重,看着昌王,肃然道:“王爷不知道自己有灭门之祸么?” 赵颢不以为然的一笑,道:“我又有什么祸事?” “王爷为何不学嘉王,速速离京?此时留在京师,只会招惹皇上的疑忌。”李道士与赵颢的关系显然非同一般,是以并无一句虚言,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的谈论起如今最犯忌之事。 “道长还记得治平二年的事情么?”赵颢微微一笑,道:“治平二年,也是一个大雪天,道长为小王看相…” “王爷对我,有救命之恩。所以有些事情,我不能不直言。治平元年到治平二年,我流年不利,为強盗所伤,⾝上又无分文,若非王爷救治,我有死无活。因此在告辞之时,我破例为王爷看了相。王爷之相,贵不可言。但是天下的至道,变化无穷。小道虽自以为识人不差,却不敢以为世上之事,竟能仅以相术来定命运。” 赵颢心中略觉不快,但是他知道眼前之人,并非寻常傍倚大户豪门求取荣华的道士,所以并不敢怠慢了。笑道:“仙长所言,自是至理。但是小王素服仙长之能,眼下的情况,还要请仙长能不吝赐教!小王并非是敢觊觎九鼎,若我皇兄好端端的,或者太子已经成人,小王自当安于这昌王之位,绝不敢有非分之想。实是因为皇子太小,主幼则国疑,许多事情不可预料。小王实在是不忍心太祖太宗皇帝的江山社稷,竟落⼊外姓之手。若我皇兄病情能够好转,自然万事皆休,小王也心甘情愿受罚;但万一皇兄大行,则小王绝不会允许朝中出现霍光、杨坚,令我大宋锦绣山河改名换姓。” 李道士沉昑半晌,才缓缓道:“王爷素来恬淡,今⽇如何竟卷⼊这等旋涡当中?实非智者所为。我夜观天象,紫徽星虽然暗淡无光,但是算来算去…哎,凡人如何又可以料知天机?…罢罢,王爷既然存了此心,我若不管,只怕更加坏事,那时反是我对不起王爷。” 赵颢见李道士话中之意,已是应允,喜道:“多谢仙长眷顾。”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王爷虽然素有贤名,但是平素也不曾结 ![]() 赵颢叹了口气,道:“我⺟后虽然聪慧,先帝在位之时,便多赖⺟后周旋于先帝与太皇太后之间。但是她的 ![]() ![]() 李道士哂然一笑,道:“王爷以为,朝中大臣,有谁可倚赖?” “今⽇朝中有威望之大臣,无非文吕石马诸人,此外王珪喏喏,冯京、吴充谨谨而已,余者更不⾜道。” “然而这七人,皆非王爷池中之物。文彦博忠直,其意如坚石;吕惠卿圆滑而恃才,今上在位,彼虽然称不上言听计从,但也已位极人臣,除非他料定今上必有不测,否则王爷何以能动其心?石越受今上知遇之恩,我观其志,似不在小,此人更非王爷所能羁;司马光天下君子,这等大事,更不用多说。冯京、吴充,俱谨小慎微之人,可守成不可创业;王珪更是墙头之草,不⾜以谋划大事。若为王爷计,若无两宮太后为內援,政事堂诸相,更非王爷所能倚靠者。” 赵颢不以为然的说道:“又非要兴兵动 ![]() 李道士知道赵颢此时已经完全被权力的 ![]() ![]() “吕惠卿,为何不是石越?”赵颢眉头微皱。 “石越…石越其人之怀抱城府,表面上望去,似乎是一个兵库,大门洞开,其中兵 ![]() “但是和吕惠卿相谋,难免不会被他出卖。”赵颢难以掩饰自己对吕惠卿的厌恶。 “诚然。只要他觉得合适,必然出卖王爷。” “…无论如何,小王都不愿意结纳吕惠卿。” “若是如此,…” 便在同一天。 宜舂苑。 宜舂苑与琼林苑、金明池、⽟津园齐名,并称为“四园”是汴京有名的皇家园林。四园之中,琼林苑是宴请进士之所,金明池教习⽔军,⽟津园有种麦劝农之意,惟有宜舂园,大宋皇室却一直任其荒废,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一个皇帝曾经驾幸此园。为何并为四园之一,却如此备受冷落,其中的奥妙,在大宋,却也是尽人皆知:原来这宜舂苑是因为旧址改成富国仓,于是迁到了秦悼王园,而这位秦悼王,便是宋太祖、宋太宗的弟弟赵廷美,因为“ ![]() ![]() 石越曾经听人说起过这些典故,但⾝为大宋朝的参知政事兼太府寺卿,他自然不便对这些事情发表公开的评价。虽然他的确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吕惠卿会一路带他来宜舂苑赏雪——是巧合,还是想要暗示什么? 他不由侧了侧头,打量了一眼正在专心温酒的吕惠卿。吕惠卿穿着一件茄⾊狐⽪袍子,束着金丝 ![]() ![]() “子明,既来之,则安之。久闻你是最沉得住气的人,如何今⽇却似心事重重?”吕惠卿浑厚的声音,极具磁 ![]() “我在担心皇上的病情与天下的局势。”石越注视吕惠卿,半真半假的说道。对于吕惠卿的盛情,石越始终有一份保留。“吉甫也知道,天下漕运,有赖于四条⽔道,眼下⻩河漕运,眼见迟早就要彻底中断;虽然今年的灾情,以工代赈,疏浚了广济河。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广济河⽔浅易塞,迟早会废掉,最后可能还是要往陆路上想办法。开发湖广,惠民河的庒力骤然增加,兼之汴河漕运也已经接近 ![]() 吕惠卿静静听着石越说着这些他也耳 ![]() “这些真是子明此刻担心的么?”吕惠卿依然没有抬头,却淡淡的反问道。 石越微微一愕,却听吕惠卿淡淡的又道:“这所有的一切,只怕比起皇上的病情来说,都算不了什么!” 领会到吕惠卿话中隐含之意,石越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可是他并不想这样直接的令眼前的这个人猜到他的心事,因平淡的说道:“吉甫所言固然不差,但是做臣子的,也不能等皇上病好之后,方来发现朝廷处于完全混 ![]() “朝廷并没有停止运转,一切庶务都处理正常。惟有些要紧的大事,尚书省不能独断,只能等待皇上的康复。也许我们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我与子明一样,都希望皇上能尽快康复。”吕惠卿一面说着,一面将酒从火炉上取开“来,子明,先喝杯酒暖暖⾝子。” 石越伸手接过酒杯,心里却在琢磨着吕惠卿刚才那句话的意思。他似乎是无意中说的,但石越却非常确定他是另有所指“我知道子明你在四处寻访名医。”吕惠卿轻啜了一口酒,缓缓说道:“这一点上,我和子明是一样的,我们的前途,都与皇上紧密相关。除了当今皇上,没有别人会给子明更多的支持与信任;而我吕某人,也只能是当今皇上的臣子。一旦有变,子明你将得不到你要的信任与支持,而我,则必然会外放地方,担任一州的知州。也许还会被贬到凌牙门城去吧?”说到最后一句,吕惠卿⼲笑了一声。 “相公说笑了。”石越并不怎么欣赏吕惠卿的幽默感。 吕惠卿饶有深意的看了石越一眼,神情严肃的说道:“我并非说笑。子明,你是聪明人,这里并无外人,我们不必说假话,我们实际是在一条船上的。” 石越没有立刻接话,也没有反驳,他静静的听着,也浅浅喝了一口酒。这酒并非蒸馏酒——⾼度酒问世后,中原的士大夫大部分斥之于“臭酒”反而是甘蔗酒更被精英阶层所普遍接受。⾼度蒸馏酒的消费群体远不如甘蔗酒来得普遍,主要限于出北方诸国出口、卖给重体力劳动者与底层的武夫们;而甘蔗酒却出乎意料的迅速风靡大江南北、以及大东洋西岸诸国,出海的船只常把甘蔗酒当成淡⽔来存储,这一切导致了中土对甘蔗的需求 ![]() |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
新宋小说无删减是阿越的最新小说,棉裤小说网提供新宋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更多精彩尽在棉裤小说网,棉裤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