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裤小说网提供巴陵儿文集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
![]() |
|
棉裤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巴陵儿文集 作者:巴陵儿 | 书号:24590 时间:2019/1/6 字数:2035 |
上一章 天秋墨水 下一章 ( → ) | |
风轻轻,云淡淡,天蒙蒙,地软软,山初瘦,⽔微澜。从窗內望去,古城天⽔的秋天,就是这么一幅很有些⽔墨写意韵味的山⽔画。经过远近不同距离的过滤,又经过穿透了厚厚薄薄云层,或明亮或平淡的光线折![]() 这曾经是一座曾经相当辉煌过的城市。有把人类历史从五千年推至八千年的大地湾遗址,有开启文明倡导教化的伏羲女娲,有秦始皇砺兵秣马的牧马滩,是陇上三李——李⽩李广李世民的故居,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三国古场战,有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是“陇上铁汉”的安维峻的故里…一串串名字犹如一颗颗星星,永远闪烁在天⽔的上空。曾经乃至到现在,我仍然是爱着这座城市。这种爱虽然没有我对家乡的爱深厚和深刻,但我的家乡亦隶属于天⽔管辖,说家乡县城和乡村的名字远没有城市这般响亮,没有这般的知名度,于是,我常常给别人说,我是天⽔人,甘肃天⽔人。 面对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常常心中闪过一丝骄傲和得意。余秋雨说国中文化是在由北而南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我个人也觉得真是这样。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感人的神话传说与今天对文化的冷漠时时处处印证着这种说法。可以说,走进天⽔,不论两区五县的哪一个村落,哪一条小道,哪一户人家,每一步说不定都踩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美丽辉煌的神话。 但是而今的我们并不能生活在祖先所创造的旷古文明的功劳中。祖先们的光彩至多也只能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种背景,是一旦想起故乡来,笼罩着故乡的一种月光,是让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种特征,是天⽔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致。显然,这种文化光环和人文风采正在今天的许多人眼中被忽略被遗忘被冷淡。既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又有几个可以潜下心来,认真反刍和挖掘这种文明,能够用生命和心⾎拂去历史的尘埃,而还天⽔一种熠熠的风采呢? 不能生活在祖先们创造神奇的时代,只能是个人命运和机遇的一种不幸。而不能珍惜和彰显祖先们所创造的文化,不能仔细保护和开发延续这种文化,则就是整个城市和整个一方民众的悲哀了。换言之,是那些被冠之以“天⽔”的人的悲哀。 我无意指责什么,我远远没有具备指责的能力和资格,只是因为我同样是被冠之以“天⽔”的一个人,并且长期生活工作在这里,又因为我常常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美丽传说充満虔诚的敬意和深刻的感受,因此,与这座城市便有了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关系。于是,因为对这座城市的怜爱,让我的心常常为她而疼。不仅仅是古文化文明光彩的⽇渐暗淡,也不仅仅是古建筑群的⽇渐消失,还不仅仅是参天古木的渐渐稀少。这些正在逐渐退出我们的视线而只能保存在照片和记忆中的物事,尽管可以令人心感到疼痛,但这种疼痛与我来说并不深刻。真正让我心疼的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冷漠和忽视。常见达官贵人游览风景名胜,常有书画名家临摹自然风光,而鲜见有人降尊折贵,倾听或表达民间风雨之声。不管这种冷漠和忽视来自何处,才是真正的让人痛彻肺腑。 喜 ![]() ![]() ![]() 我之所以把这座城市的秋天比喻作⽔墨,因为⽔墨画是在国中土生土长的,用⽔墨画来比喻这个城市的美我以为非常恰当。其次是说这座城市本⾝具有相当深厚的自然和人文的诗意。第三是在表达我对这个城市由衷的热爱和赞美。第四,既然是⽔墨画,必定就是一幅很有些古老的画,偶尔欣赏可以,倘若长期生活着古画堆里,只要不是专门的考古学者,就一般人来说,不至被那种发霉的味道熏晕,就一定已经涕泪涟涟了,由此,我似乎稍微明⽩了一点那些天⽔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什么选择逃离天⽔的理由了。 天⽔秋天的风景,无异是一幅极具古典意蕴和诗意氛围的⽔墨画,而古典的东西必定散发着绵绵不绝的沉重感和庒抑感。有人说这是因生存环境而造成的人的理念问题,尽管觉得有理,但我知道我是搞不明⽩的,我想那些选择逃离天⽔的人也是搞不明⽩的。 选择逃离天⽔的人们,其实他们永远无法逃离的是,这⽔墨一般的人生背景。 注:此文是与来天⽔参加“国中作家羲皇故里采风”活动的一个著名作家 ![]() |
上一章 巴陵儿文集 下一章 ( → ) |
巴陵儿文集小说无删减是巴陵儿的最新小说,棉裤小说网提供巴陵儿文集小说无删减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更多精彩尽在棉裤小说网,棉裤小说网是广大完整无缺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